昆明仁爱医院
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会员单位   云南省慈善总会合作医院
云南省少女意外怀孕援助中心   省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
昆明仁爱医院在线咨询400-0871-616
您现在的位置:云南仁爱医院 > 早孕 妊娠反应 > 正文内容

怀孕早期孕吐不停,竟是宝宝干的好事!

来源:云南仁爱医院 时间:2017年12月19日 浏览: 次  进入网上诊室,妇科专家在线答疑>>>

  在怀孕初期准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,孕吐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,每位怀孕的准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只是孕妈的个人身体素质不同,孕吐的程度有轻有重。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孕吐。

怀孕早期孕吐不停,竟是宝宝干的好事!

  妊娠孕吐只是早孕反应的一种,大部分孕妇都会经历孕吐。孕吐通常在怀孕5-6周左右开始,在14-18周左右结束。也有些孕妇整个孕期都有孕吐症状,这与个人身体素质差异有关。

  孕吐期间,孕妈的嗅觉、气味敏感度等进入了“超人”模式:荤腥、油腻的东西,不仅吃不得、闻不得,就是看到了都感觉一阵反胃。

  孕吐的原因

  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是孕妈体内发生多种变化的共同结果。孕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水平提高、雌性激素水平提高、心理紧张等因素都是孕吐的原因。

  怀孕早期,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水平的迅速升高,恶心最严重的时候,也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。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增加,因此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的发生;此外,在怀孕期间,孕妇体内会分泌大量的黄体素来稳定子宫,减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,但同时却也会影响肠胃道平滑肌的蠕动,造成消化不良,出现反胃、呕酸水等现象。

  孕吐竟然是因为宝宝?

  但是孕吐还有一个更深层,更好玩的意义——宝宝的自我保护机制。

  在怀孕早期,20—56天的胚胎期,是胎儿细胞生长极其迅速的关键时期,也是极易因为微量有害成分的损害而使胚胎发生畸形的特殊阶段。因此,宝宝胚胎必须想方设法保护自己,远离有毒物质的侵害。

  于是,奇妙的大自然便赋予胎儿一种特有的自卫方式———通过让母亲恶心、呕吐来为自己争取一个不受有毒物质侵害的环境,以确保自己能够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形体。

  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、蔬菜、水果,难免含有对人体有危害的毒素。这些毒素对正常人并不构成威胁,因而在日常食用时大家都习以为常,不会有什么拒食反应。但对怀有身孕的孕妈来说就不同了,她们腹中的小生命不能容忍母亲对毒素(即使是微量的)无动于衷。

  因为这些毒素进入胚胎,会干扰他们的生长过程。为此,胚胎便通过分泌比正常值高5倍左右的雌二醇与孕酮两种激素,使妈妈孕期的鼻子特别“尖”,呕吐中枢也格外敏感,一嗅到不利的气味就发生呕吐反射,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毒素对母体的干扰。此外,孕妇妊娠初期“胃口”常常不好,食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也相对延长。孕妈的机体有充裕的“自我检毒”时间,一旦觉察饮食不当,有微毒物质混入,便会通过敏感的呕吐中枢将可疑之物“一吐了之”。

  孕吐如何缓解?

  当然是万能的白开水啊!

  发生妊娠呕吐时多喝些水:可以降低“外来毒素”的浓度,促使它们从尿液中排出;同时可以避免孕妇因剧烈呕吐而导致身体脱水;而且水还可帮助代谢,会降低血液中荷尔蒙和黄体激素的浓度,以减低身体的不适。所以,多喝水是缓解妊娠呕吐的一项简便有效的方法。

  饮食有诀窍

  选择营养价值稍高且易消化为主的食物。多吃新鲜蔬菜、鱼肉奶等高蛋白的食物。另外,还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,吐了再吃,总之别因为要吐就不进食了,可以尝试吃一些梳打饼干等。为防止呕吐导致脱水,应保持每天多喝水,平时宜多吃一些西瓜、生梨、橙子等含水量多的水果。

  孕妈要保持情绪舒畅

  孕妇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上的安定与舒畅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此时丈夫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,多陪陪妻子,给妻子应有的安全感。同时帮助妻子做一些体力上的劳动,对妻子嘘寒问暖。

  剧烈孕吐要去医院

  有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,恶心呕吐频繁,不能进食,呕吐物除食物外,甚至可能还有血性物或胆汁,影响身体健康,甚至威胁孕妇生命,这被称之为妊娠剧吐。这样的话就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了。

  小编提醒:孕吐反应一般三个月以后就会消失了,孕妈们不要担心这个问题,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,调整好自己的饮食,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,让宝宝能够健康的生长发育就好。

 


成功案例更多>>
最新文章更多>>
相关阅读
仁爱专家更多>>

医院地址:昆明市龙泉路62号小菜园 免费咨询电话:400-0871-616 咨询QQ:800008805 (门诊时间:8:00-21:00 节假日不休)
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,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,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。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!              云南仁爱医院版权所有 [云卫网审[2011]第016号] 滇ICP备09003698号-11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